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2024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考察时强调,在良种良法良机良田深度融合上下大功夫,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当前正是春耕春播春管的大好时节,思源奋进的天农人此刻正奔走在田间地头,将科技创新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和绿色兴农,为农民送良方、为企业解难题,助力实现增产增收,为农业强国建设持续贡献天农力量。
贝类增养殖与生态修复团队开展蛏苗“春耕”工作
为进一步示范推广贝类池塘低碳生态养殖发展,推动天津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渔民增产增收,贝类增养殖与生态修复团队(以下简称贝类养殖团队)于近日开展了缢蛏、近江蛏池塘养殖的播苗工作。
贝类养殖团队(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天津综合试验站、天津市海水养殖产业技术体系贝类繁育与养殖岗位、池塘生态养殖岗位)于4月15-16日从浙江三门县购进缢蛏苗种430kg(共计138万粒),从福建宁德市购进近江蛏苗种280kg(共计30万粒),在我市滨海新区古林街道、马棚口二村、东丽区军粮城街道及宁河区七里海等地的水产养殖企业的对虾精养池塘开展蛏-虾生态养殖。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为典型的广温广盐性贝类,与蛤仔、牡蛎和泥蚶被称为我国传统的“四大养殖贝类”,年产量约80多万吨,年产值达160多亿,养殖面积近5.8万公顷,由于缢蛏壳薄肉多,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供不应求。贝类养殖团队自2017年开始在天津地区进行缢蛏池塘养殖技术的大规模示范推广工作,并获得亩产1947.97kg的产量,达到浙江省缢蛏池塘养殖亩产量水平。
缢蛏苗种播撒
近江蛏(Sinonovacula rivularis),一种河口埋栖型双壳贝类,虽然在外形上与缢蛏相似,但在精子形态和遗传基因上存在显著差异。该物种于2006年被确定为近江蛏,为缢蛏属的一个新种。近江蛏因其鲜美的肉质、适应低盐环境和生长迅速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具有广阔的养殖前景。自2018年起,贝类养殖团队开始在天津地区引进近江蛏进行池塘养殖,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此外,为积极推动津甘两地间的协作,本年度贝类养殖团队还助力甘肃兰州引进“近江蛏”,丰富了内陆省份的水产养殖品种,为甘肃帮扶地区注入东部科技力量。
天津市各地近江蛏苗种播撒
甘肃兰州近江蛏苗种播撒
蛏类的池塘养殖具有成本低、周期短、产量高、收益大、管理简单、生产稳定等优点,是渔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同时,蛏类滤食藻类、有机碎屑的生活习性,对净化池塘水质环境、减少养殖尾水排放具有积极作用。因此,贝类养殖团队开展的蛏-虾生态养殖不仅丰富了本市海水养殖品种,也为带动天津市渔业发展提供新动力。(宣传部、水产学院供稿;文字:贝类养殖团队;编辑:黄宝霞;审校:田健 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