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代代天农教工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将天农精神传播在课堂教学中,将天农情怀烙印在学生心灵里,将天农风采展现在祖国大地上,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扎根祖国大地、扎根基层一线,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矢志贡献力量的“思源奋进天农人”。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开设专栏,陆续报道天农教师的事迹风采,并向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祝贺!
田云臣:“智能化”水产养殖的践行者
田云臣,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智能化养殖岗位科学家、天津市海水养殖产业技术体系物联网岗位专家。
环境监测精准化。2012年,田云臣教授带领团队研发了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物联网系统,利用传感器对溶解氧、pH、水温、盐度等水质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在天津市海发珍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天祥水产有限责任公司等养殖企业开展了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水产养殖水质的实时、在线监测。田云臣首次提出水产养殖全环境、全流程、全要素监测与控制的理念,研制出水产养殖精准化监测与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在多个养殖企业进行了示范推广。
养殖作业自动化。与种植业、畜牧业相比,水产养殖的机械化普及率、自动化水平较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不高。对此,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专项资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支持下,与相关企业密切合作研制了水产养殖设备集中控制系统、陆基工厂化养殖池自动清洗机器人等智能系统与装备,实现了养殖生产设备的自动控制和养殖池清洗的自动化。
生产管理智能化。田云臣教授和团队成员、研究生一起开展了水产养殖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研究,建立了半滑舌鳎、石斑鱼、加州鲈鱼生长预测和血鹦鹉鱼外形自动评价等智能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并在生产实践中投入使用,实现了水产养殖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
社会服务常态化。田云臣常年奔波在养殖生产一线,多次深入山东、广东、福建、江苏、浙江、海南等地和天津市的众多养殖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推广智能化养殖技术,努力推动我国智能化水产养殖的发展与进步,《农民日报》、中国农网、天津电视台、天津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刘文:三尺讲台,使命光荣
刘文,基础科学学院副教授,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优秀科技人才,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先后获得天津市“青年创新能手”、天津市“青年岗位能手”、天津市“最美青工”、天津市“向上向善创新创业好青年”等荣誉称号。
教书育人是刘文老师一直以来的梦想,来到学校4年以来,他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一直努力提升教学水平。他充分发挥自身产业实践优势,将丰富的工业研发经历有机融合到课堂教学中。他先后承担了《化工原理》《材料工程基础》《化工传递过程》等5门专业课程教学任务,致力于将工业实践应用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努力打通学生“学”和“用”之间的断层。他将工业生产中我国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有机融入教学环节,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激发同学们报效祖国的热情。在课堂教学之外,他还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关心关爱学生,指导学生发展。他先后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
刘文老师十分注重科研工作,努力将最新科研成果反哺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他所研发的多种新型分子筛催化剂及环保技术,先后应用于28万/年尼龙生产装置和300万吨/年废水处理装置,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他先后主持完成天津市科研项目2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1项,参与完成天津市重大专项1项。他聚焦于农用新材料及农业废水治理等学科交叉领域,以工程化思维解决农业难题,为乡村振兴事业不断奉献。先后发表论文4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主编学术专著1部。(宣传部、教师工作部、科技处供稿;组稿:大学生记者团 左健平;编辑:黄宝霞;审校:田健 赵斌 袁云)